JB/T 5263-1991《电站阀门铸钢件技术条件》的修订工作
,是原全国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2年工作计划之一
。根据计划的要求和阀门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
,形成了JB/T 5263-2005《电站阀门铸钢件技术条件》
。现就编制情况说明如下
: 一
、修订JB/T 5263的基础框架 1
、根据我国电力建设市场的需要
,本次修订确立了非等效采用ASTM A217/A217M-1996《高温承压零件用马氏体不锈钢和合金钢铸件技术条件》的原则
。 2
、标准所适用的具体铸钢件材料级别的确定主要依照ANSI B16.34-1998《法兰
、螺纹和焊接端连接的阀门》
。 二
、删除和增加适用材料级别的说明 JB/T 5263-2005中适用的材料级别删除了WCB
、增加了C12A
,理由如下
; 1
、删除WCB级材料 由于该材料并非合金钢铸件
,且该材料已在GB/T 12229《通用阀门 碳素钢铸件技术条件》中覆盖
,因此
,为避免标准适用范围的重复
,修订中将其予以删除
。 2
、增加C12A级材料 C12A是为响应电站阀门对焊接管道材料的需求而增加的
。我国300MW以上火电机组的主蒸汽管道
、再热蒸汽管道热段的用材由珠光体耐热钢的10CrMo910(DIN 17175)
、ASTM A335-P22发展到使用X20 CrMoV121(DIN 17175)
、ASTM A335-P91(以下简称P91)
、10Cr9Mo1VNb(GB 5310-1995)
。与珠光体耐热钢钢管对焊接的电站阀门铸件是选用ZG20 CrMoV
、ZG15 CrMo1V、WC6
、WC9材料
,通过机组的常年运行证明
,这些材料是完全可以满足各方面技术性能要求的
。 自1984年
,ASME和ASTM将P91引入标准后
,国际上P91材料在火电厂大容量机组的主蒸汽管道
、再热蒸汽热段管道逐步被广泛使用
。P91材料的开发成功
,使珠光体耐热钢和奥氏体耐热钢之间增加了新的材料
,满足了火电厂蒸汽管道在590℃~650℃温度范围的材料需求
,使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有了相应的材料基础
。P91钢管被广泛使用
,相对于珠光体耐热钢管其主要优势表现在
: (1)减少了管道壁厚,如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壁厚减少一半
,管道元件
、直角三通可减少60%以上
,电站阀门受压件壁厚也减少40&以上
; (2)重量减少65%以上
; (3)提高发电厂的效率8%左右
。 随着P91的广泛使用
,使JB/T 5263-1991中电站阀门铸钢件材料不能满足P91管道的对焊接连接要求
。其一
,珠光体耐热钢与马氏体耐热钢的高温强度相差太大
;其二
,阀门壁厚与管道壁厚之比在3倍左右
,造成了对焊接连接困难
。目前处理该问题的临时方法
,是在管道与阀门之间加P91材料的过渡管接头事实焊接
,但在管系布置中需加阀门支撑点
,因阀门太重
,管道难以支撑
,不属长远之计
。 解决以上问题的较好办法是开发马氏体耐热钢的电站阀门承压铸钢件
,虽然在该材料的开发过程中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去攻关
,但应是发展方向
,所以在JB/T 5263加入新材料级别C12A
,才能适用市场的需求
。 三
、JB/T 5263-2005适用材料级别范围分析 对应于ASTM A217/A217M-1996中列出的十个材料级别
,我国应用情况分成以下四类
: 1
、未使用于电站阀门的有两个材料级别
,即
:WC11和CA15
。 2、在我国引进型机组和电站阀门铸钢件引进技术中
,未使用的有四个材料级别
,即
:WC4
、WC5
、C5
、C12. 3
、已被广泛使用的有三个材料级别
,即
:WC1
、WC6
、WC9
。 4
、需要开发的有一个材料级别
,即
:C12A
。 因此
,JB/T 5263修订时其材料适用范围包括上述第3条和第4条所叙及的四个材料级别
,即
:WC1
、WC6
、WC9和C12A
。 四
、热处理内容的补充 考虑到最终热处理是保证铸件质量的必要手段
,也是消除供需争议的重要依据
,因此
,在标准修订时有必要就此补充有关规定
,可省去在供需双方订单上进行繁琐的描述
。这些补充规定如下: 1
、规定所有铸件应以正火加回火状态供货并规定回火温度 确定最低回火温度并进行回火是消除铸态组织的基本方法
,在标准中提出具体回火温度
,将不仅确保证铸件内在质量
,而且也为供需双方因铸件内在质量发生争议时
,又提供了一个分析依据
。 2
、规定高温方法清楚铸件表面缺陷的最低预热温度 用高温方法来清除铸件的表面缺陷
,是各铸钢件制造厂的惯用方法
,如碳弧气刨
、电弧焊
、气割等方法
。为保证在清除缺陷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最小
,宜规定最低预热温度
,以有效地指导缺陷的清除
。 3
、规定铸件焊后应热处理 铸件焊后热处理是消除重缺陷焊补后造成的内应力的有效方法
,也是电站阀门铸钢件在长期使用中保持稳定的组织状态的必要手段
,标准中提出焊后热处理要求
,有助于控制铸件内在质量
。 五
、其他补充内容 对以下补充内容
,主要是从提高铸件质量的角度出发而提出的
。 1
、 对于WC1
、WC6
、WC9三种材料硫(S)
、磷(P)最高含量都分别降低了0.005,也就是高于ASTM A217/A217M标准
。在做了市场调研后
,本着提高铸件质量的目的和我国电站阀门企业的实际情况
,降低硫(S)
、磷(P)最高含量对铸件的内在质量将会有很大提高
,对于综合势力较强的企业冶炼技术也能达到此要求
,所以是可行的。 2
、 规定为防止泄漏
,铸件不得用锤击以及堵塞
、填充异物和浸渗等方法进行堵塞或修补
。 六
、其他说明 相对于JB/T 5263-1991
,JB/T 5263-2005其他变化说明如下
: 1
、标准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0进行了调整
。 2
、标准章条安排趋近于ASTM A217/A217M-1996
,为更一致采用ASTM和ASME材料标准奠定了基础
。 3
、考虑到所引用的标准中
,有些是既规定了试验方法
,又规定了检验或试验规则(如GB/T 11352和GB/T 12229等)
,为使标准简练
,修订时将检验(试验)方法和检验(或试验)规则要求合并归为一章
;有些标准如JB/T 7927
,既规定了检验与分级方法
,又规定了验收级别,因此
,这些标准出现在检验方法章条中
,同上也出现在质量要求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