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流体介质的动能
,以实现流体介质输送或使其增压的机械装置
,被喻为现代工业的心脏
。它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业
、化工
、矿业和冶金
、电力
、国防军工
、城市市政等行业
,是国民经济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通用机械。近年来
,随着我国工业发展之迅猛
,泵行业也处于一个较快的发展趋势
,泵行业作为典型的传统制造业
,行业发展中难免出现不同问题
,但挑战与机遇始终并存。 目前泵行业存在的问题
: 1
、产能过剩现象仍然突出
。传统市场如石油
、石化
、化工
、冶金、电力等市场需求持续下滑
。新型环保
、节能等领域市场虽然有增加,但是需求还是很有限
。 2
、企业同质化现象仍未改观
,长期低价竞争的市场环境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正常市场秩序
。同时还会打击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
。 3
、企业经营呈分化趋势
。两会期间
,国家领导人提出踏实做好实体经济
,要将我国制造业做大做强
,走向世界
。有一部分企业正在向智能制造转型
,有的企业却原地踏步
,优秀的企业重视质量与服务
,订单不断
,另外一些企业却订单明显下降
,质量堪忧
。 4
、出现国产化后无人愿用的尴尬局面
。近些年
,中高端泵企业凭借着优质质量
、服务等优势实现着对进口产品的逐步替代
,致力于泵行业的国际化竞争中
。但在内外因的影响及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冲击下
,内资企业要想实现与市场的同步发展
,还需加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才能抗衡国际巨头对泵市场的充斥
。 5
、企业资金压力大
,中小企业研发资金短缺
。虽然很多企业订单饱满
、生产繁忙
,但是经济效益增长一般
,连续几年来
,原材料价格一直上涨
,泵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
,利润空间被挤压
,利润率下降
,企业的流动资金短缺
。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
,是头等困难
,研发资金缺少
,使其不能满足自主研发的需求
。 由此看来
,我国泵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客观面对以上问题
,并找到适合自身企业的发展模式
。未来泵行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可观的
。可以从宏观和主观两方面简单分析下
。 宏观因素方面
: 前不久的两会中
,国家领导人很重视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
,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展开讨论
。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
,拓展“智能+”
,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
,这已是第二次减税降费了
,对泵行业也是一种实质性的让利
。有国家的支持
,泵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将会信心十足
,力争将制造业做大做强
。 主观因素方面
: 随着泵业企业的增多
,竞争力越来越大
,将来泵类产品的高科技技术,优秀的售后服务将成为有力的竞争手段
。为了提高综合竞争力
,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1
、泵行业应大力引进对口专业人才
,培育专业研发精神
。企业综合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
。人才的引进也是提高产品开发能力的关键
。 2
、先进设备的引进
。生产经营活动只有建立在硬件基础之上
,才能保质有效的将产品输出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3
、先进的管理理念
。有新意
,要创新
,要有先进性
。它不仅仅是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更是对未来的展望。 4
、完整的服务体系
。做好产品的同时
,优质的服务是很重要的,泵行业是这样,其他服务行业也是如此
。未来制造企业将不仅仅是对硬件的销售
,而是通过提供售后服务和其他后续服务
,来获取更多的附加价值
,这也是工业4.0中提出的软性制造
。这也是泵行业应学习的地方
,要挖掘潜能
,创新服务
。 随着时代的发展
,未来制造企业在人工智能及各种大数据的环境下
,相信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让智能制造和软性制造齐头并进
,推动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
,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
、中国服务
。
|